
景育民的《行囊》和城市火车大型景观、陈克的利玛窦广场城市雕塑、李占洋的《收租院》的再创作、罗小平的《雨露》、《远去的记忆—林风眠与傅雷》等,作为已经受到了高度艺术评价和社会认可的玻璃钢景观雕塑,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从手法到观念的引进,从技艺到理念的更新,呈现了艺术家们的实践路程和杰出成就。
所以,公园景观雕塑无法复原一个真实的历史,可以说历史是一个虚拟的景观,对于我们现在人,重要的是从历史的景观中看到大的轮廓,在历史的时空中看到大的轨迹。去年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六十年大展,玻璃钢园林景观雕塑,使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而是强烈意识形态主导的新中国美术史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