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区名人创意鲁迅雕塑告诉我们,在东京宏文学院念书的时候,鲁迅与他一边感叹中华民族的屈辱,一边却在反思: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这种反思与当时梁启超、章太炎等维新派、革命派人士从扫除国家政治障碍的角度批判国民性颇有不同。
如果说遭遇了高层政治挫折的创意鲁迅雕塑决心解决民族的政治问题,出身于书香门第、自觉承袭汉民族国学传统的章太炎关注的是中华民族在整体上的政治革命与文化复兴,他们在当时影响了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那么鲁迅这位因家道中落而深味了世人真面目的青年则主要关心一位普通中国人的基本的生存处境与生存原则。
如果说,景区名人鲁迅雕塑还给人留下过慢吞吞、冷冰冰、毫不得罪人的印象,那么这个时候,不留情面的反抗成了鲁迅基本的生存姿态,大约也只有鲁迅将对现实社会与现实体制的决绝反叛当作了生命的一种境界的时候,鲁迅的人生离世俗的选择最远,也最为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