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了几年,当你走在郑州的中州大道上时,将感受到《家园守望》雕塑群的魅力。由郑州市环境艺术设计事务所编制的《郑州城市雕塑总体规划》昨日交专家评审。如果该规划顺利通过评审,未来十多年里,郑州市将在市区不同区域、不同路段、不同节点设置不同的雕塑,这些雕塑的设置将在此规划的指导下,与所在区域、道路的文化背景和特色相适应,营造出移步易景的格局。

提起郑州市街头雕塑,许多市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数量少,设计简单、粗陋,主题混乱等。据统计,目前郑州已建成的雕塑仅有55座,分布于“四桥一路”、商城公园、东西大街等处。数量少,发展缓慢,整体落后于其他城市,这与郑州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商贸中心城的经济实力不相称。
此外,专家分析,目前郑州市城市雕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体系的概念规划,使雕塑主题不明确,缺乏文化底蕴;雕塑建设时见缝插针,使雕塑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组群规模等。此次规划,将对郑州市今后雕塑设置作一个全盘性指导,今后的雕塑设置和布局将遵照这一宏观指导原则进行。据负责此次规划的项目负责人介绍,本次规划是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大战略指导下,以中原文化的“复兴·崛起”为宗旨,融合国际国内先进城市文化发展理念,突出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艺术核心城市的地位。
规划期限包括两段,近中期为2006年~2010年,远期为2010年~2020年。规划目标为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雕塑体系,到2020年,将把郑州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和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寓古文明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艺术都市。本次规划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包括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和上街六区所辖范围,面积为1010平方公里。
在此区域内,本次规划将郑州市区规划为5个大区,并分别提出雕塑设置的建议:城中商城遗址保护区:该区位于城市核心地段,内有商城遗址、文庙、城隍庙和清真寺等文物古迹。这里的雕塑建设要结合郑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称谓及商城遗址保护,建设以《商魂》为核心主题、《青铜时代》为辅助主题的历史遗产纪念性雕塑,以反映郑州古老的商城文化。
城东新兴商贸区:主要为中州大道以东区域,这里将结合郑州商贸城的建设,建设与现代化商贸城相得益彰的城市雕塑,以《商魂》为核心主题,用现代化元素符号,建造一批能够展现新商业精神的抽象雕塑。城北黄河历史名胜区:主要包括郑州北部、黄河以南区域,这里要结合《炎黄二帝巨塑》和正在建设的《中华世纪坛》,以“大河村遗址”和古荥“冶铁遗址”的民俗文化、姓氏起源为题材,建设《根·源》为主题的纪念性雕塑。城南少林武术风情区:主要在郑州南部与郑少高速接合部,这里可建设展现少林武术渊源的以《禅武精神》为主题的标志性雕塑及环境雕塑。
城西生态文化区:位于郑州西部,包括西流湖公园、雕塑公园、大学城一带。这里将以现有地域特点及未来规划,分别设计和该地区历史文化、经济特色相应的雕塑作品。此外,在新郑机场、迎宾大道沿线及各车站、各主要出入市口、道路环线、景观大道等位置,都要规划设计标志性雕塑。由于本次规划的重头戏,就是将郑州未来的城市雕塑个体统一到《商魂》这一大主题之下,形成大型主题雕塑群,这就意味着今后的城市雕塑设计和布局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商”的特色。
当然,这里的“商”,既有商城的古“商”含义,又有今天商贸城的今“商”的韵味。为了做到这一点,本次规划以《商魂》为主题的雕塑将布局到“一片、二线、三点和十条精品街”里去。这里将结合《炎黄二帝》巨塑,在二帝广场两侧,塑造百名中原历史文化名人塑像,体现中原地区的人杰地灵。近期在炎黄广场建设的第一阶段,将塑造道圣老子、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律圣朱载誉等九圣人像。中州大道是新老城区的分界线,这里将建设以《家园守望》为主题的雕塑群。围绕这一主题,在这里建造一批能够展现新商业精神的抽象雕塑。
还要建造建筑、风格、景观、雕塑和谐统一的雕塑体系,打造新兴商贸城市的精神面貌。金水河一带将以光大广场现有《百家姓》为主题的灯光雕塑为龙头,以金水河系为载体建造雕塑,以诠释百家姓的来龙去脉及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三点分别为郑州雕塑公园、郑东新区CBD、商城遗址保护区三个区域。郑州雕塑公园位于西三环以西,中原路与郑上路之间,用地大约1000亩。
将分别建设雕塑大奖赛区、现代雕塑区、传统雕塑区等10个功能区。郑东新区CBD将建设与现代化新兴都市定位相吻合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城市雕塑。商城遗址保护区将结合保护区建设,文庙、城隍庙修复,分批、分层次建设与其定位相吻合的城市雕塑,主要选材于青铜器文饰。这些道路将在道路两侧及周边绿地共设36处雕塑,均将以《商魂》为主题。
此外,郑州市还将选出包括航海广场、经纬广场、光大广场、月季公园在内的20个已建广场、公园,建设城市雕塑。本次评审会,包括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在内的10名专家组成评委会,对方案进行了评审。评审后,将形成专家意见报郑州市政府批准。方案得到批准后,实施将分批分期进行。
具体雕塑的设计和建设将主要采取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请招标等方式进行。大型标志性雕塑还将征求公众意见,经评选后确定设计方案,然后再组织实施。在此规划中,编制者还提议在郑州棉纺织基地建设“纺织纪念公园”。纺织业曾是郑州的基础工业,行业兴盛时,郑州约有10万纺织大军,为郑州的城市兴起作出巨大贡献。现在,随着城市框架拉大后,原有国有棉纺厂西迁,以棉纺路为轴心的纺织工业基地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就需要整合土地资源,以发挥更大的资源价值。为此,规划编制者建议在此区域内建设“纺织纪念公园”,纪念这段纺织业的历史。设想中的公园整体上具有南方园林风味,设一感谢碑。还可以利用现有厂房,用后现代解构主义手法将其刨割,保留纺织设备的精粹,另用拓扑手法进行雕塑,再现中外纺织机械发展演变过程和纺织技术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