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冲洗后的三宝蓬,草木愈发清透,花香氤氲,初夏的明丽与生机随花香扑面而来。此刻,有欢喜从心中涌出。请随读瓷君一起步入三宝蓬美术馆,一起去看一场有颜值有内涵的展览吧。5月11日下午,由珠山区委区政府、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景德镇市雕塑协会主办的“尚艺之形”——2021当代陶艺雕塑邀请展在三宝蓬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邀请景德镇陶瓷大学25位实力派中青年艺术家,展出当代陶艺雕塑精品近百件。展览现场充分利用三宝蓬的景观将不同形态、不同观念和不同制作技术的作品并置,展现出参展艺术家对陶艺雕塑的不同理解和体验,让观众在观赏和思考中获得差异性或共同性的认识,展现陶瓷这一与人类文明发生发展密切关联的技艺,在当代文化格局中放射的特有光华。陶瓷是水、火、土共同创造的艺术语言,在千万年的历史演化中,承载和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景德镇是世界陶瓷之都,是瓷器的代名词,在陶瓷发展史上作出过突出贡献,时至今日,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有哪些新的表现?作为我国唯一一座以陶瓷为特色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高等学校——景德镇陶瓷大学,他们在陶艺雕塑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作出了哪些尝试与探索?这是本次展览力图回答和呈现的两个问题。“本次展览是我们和珠山区政府校地合作的一个项目,邀请了25位景德镇陶瓷大学有代表性的老师参展。

他们的作品风格、个性以及对陶瓷艺术语言的探索,很当代。在三宝蓬美术馆举办这场展览意义很大,一是推广我们在陶艺雕塑上的学术成果,总结现有的学术研究,二是通过组织这类学术展览活动展现景德镇陶瓷大学积极投身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风貌,体现高校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黄胜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说。

综观本次展览,鲜少有传统的陶瓷形式,作品摆脱了材料的束缚和传统的审美趣味,代之以艺术家自由的表达和他们各自对不同材料寓意、精神的理解、挖掘和重组。在这里,传统语境获得了新生、再造。试看曹春生创作的《滞留》,以传统元宝为题材,利用金元宝的外型幻化出来的雕塑造型,远看如船,在形式上具有现代的审美,在寓意上却含有讽喻之意。彭赞宾的《高温水墨之物质的转换-.2》以传统卷轴画的形式表现纸上水墨到瓷上水墨的视觉物质转换,形式新颖,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艺术再造的思考。
关注当下,以新观念、新材料、新语言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的思考在此次展览中亦有体现。黄焕义的《网》系列以有形的形态呈现社会生态中人们被无形的网束缚;冯薇娜以塑料袋为原型,将其处理成类似山体结构的风景造型,施以非自然的华丽艳俗的主色表达了她对于塑料垃圾对地球生态的破坏。李超的《堕落》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表达物质、物欲对人的损害。张琨的自画像则充分彰显了作者驾驭不同材料的娴熟技巧与高超的艺术语言表达能力。
而从黄胜、张景辉、金文伟、张婧婧、罗瑾、赵兰涛等艺术家的作品中,则能明确地感受到他们对造型、对材料、对艺术语言的思考,对如何勾勒出艺术作品内在思想性的表达的追求。“这次的展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把老师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了。
在现场可以看到有的是在材料类的挖掘、有的是在造型的挖掘还有的是材质的转换,我觉得这里面的难度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能比拟的。感谢策划人张景辉教授和吕品昌校长,让我们有机会集体亮相,每个人都棒棒哒。”本次展览统筹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主任、副教授罗瑾告诉记者。
此外,展览现场还展出了吕品昌、陈丽萍、张嗣苹、王长平、袁乐辉、邵长宗、王世刚、冯都通、刘丹华、谢长敏、郑冬梅、谢璇、付磊磊等艺术家的精彩作品。邀请展将持续展出至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