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精华,去糟粕;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是缺舟也渡人”已经宣传了多少了年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都不用说学习政治,学习思想品德的时候就明白了的道理。为什么有些成年人,有些景区就是不明白。

缺舟:4月16日,浙江湖州。当地的营盘山景区,树立了一座雕塑。表达的是一名女子给一个老太太喂乳的意思。我看着都尴尬,看了一眼,我就去洗眼睛。实在是受不了,这绝对就是有碍风化啊!这还是在景区里,人来人往的,一点影响是都不考虑啊。面对大众的质疑,景区方面的工作人员是这么回应的。他声称在景区里边做了一个“二十四孝”,这个是其中一个。我还特地去查了这个叫做:“乳姑不怠”。
也弄清楚了那个女的和老太太的关系,两个人是婆媳关系。媳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长达数年,效果还不错。就算婆婆长孙夫人不吃其他的食物,光喝乳汁,身体依然健康。于是后来长孙夫人病重的时候把家人们召集在一起,表示要把这种行为传承下去。放在如今,一个家庭里出现这样的行为,有几人能够接受。我反正接受不了。不过显然景区工作人员不那么认为。“还有那种将子活埋的,在现在看来可能有点道理理论的。
但是以前就是孝,二十四孝都不允许那么中国的孝何在?这是老祖宗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投诉的大都是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这在古代就叫孝。”可是现在我们还活在古代吗?我们难道不是生活在现代。就应该使用现代的眼光看问题。不是年轻人接受不了,而是时至今日有些东西就不应该存在。照这个理论去抬杠的话,古代所谓的家庭伦理,还有三妻四妾呢。放在以前叫家族和睦,传宗接代,你放到现在那就是不忠诚!
不可否认,《二十四孝》当中确实有很多感天动地的故事。不是说年轻人不理解吗,那我今天从第一个开始。1.孝感动天这讲的是舜帝的故事。传说他十分孝顺,他的父亲、继母还有弟弟都想害死他。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屡屡逃脱。相反经历过这些之后仍然以怨报德,在功成名就之后还给予他们福泽。我个人觉得还是稍显有些不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任何事情都是个天平,我对你好,是因为你对好。你对我不好,我还对你好,任打任骂不还手,就算是父母也有些过分。而且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好,能够承受的必然是身负大运之人。这么多年,也就是舜帝了。2.戏彩娱亲就是说装扮成小孩子去让父亲开怀。这个真的是挺感人的,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如果在你脑海里我最好的时光是在孩提时,那我宁愿一辈子长不大。
”3.鹿乳奉亲为了给父母治疗眼疾,冒着可能被猎人射杀的风险,扮成麋鹿混入鹿群取乳。我觉得这也很好,因为他没有做对不起人或者物的事情。只是想要孝顺父母而已。4.百里负米仲由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生时常思念,后世常怀念”5.啮指痛心曾参母亲咬手指头,他心里就能够得到感应。“骨肉情深,血脉相承,十指连心”有些玄学的东西你解释不了,但是它就是可以很神奇的存在。非要找个理由,那就是爱把。6.芦衣顺母继母给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闵损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次他因为太冷了,从而在牵车的时候出现了失误被父亲打了。
结果发现了猫腻,便要休了后妻。闵损为其求情。“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这个是真的感动了继母,之后一视同仁。有这样的胸襟,属实不容易,但是也得有命才行啊。作为父亲是一个甩手掌柜的,出了问题又是粗暴解决。作为一个继母,做不到一视同仁也可以原谅,但是你不能参差不齐啊。哪怕你少给蓄点棉花呢,你纯是芦花,也见心肠歹毒。7.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8.拾葚异器“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9.埋儿奉母因为担心养孩子从而影响供奉母亲,从而选择埋掉孩子。最终因为见到了金子而作罢。这个非常有争议,只不过是非常巧合的美化而已。为了养育上一代,就得牺牲下一代,这是不人道,也是不对的。
如果真感觉压力大,那么就不应该有下一代。在如今,埋葬新生儿,那不单单是自己的个人行为,已经触犯法律。10.卖身葬父董永卖身葬父。现在看来卖身是绝对违法的,但是在当时却是一种常态。签了卖身契,就相当于没有了自由。不是没有办法,也不会走上这条路。11.刻木事亲丁兰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就用木头雕刻了双亲的雕像。
把这两个雕像当成了父母一样,毕恭毕敬。但是妻子因为好奇于是就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后看见木像有眼泪流出,问明情况就将老婆休了。两夫妻,要互相尊重对方的喜好,接纳对方的癖好。
如果不行,早日分开也是极好的。双亲的雕像确实需要好好珍惜。12.涌泉卧鲤婆婆爱吃鱼喜欢喝长江水,于是妻子就每天去长江取。后来丈夫因为误会将妻子逐出家门,而后弄明白缘由后。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每天都有两条鲤鱼出来。
这个就是非常的不应该就是塑造了一个受了委屈的媳妇儿。所谓的脏活累活出孝媳,就是压迫女性而已。这样的情景确实算不上孝字,更像是主仆关系。13.怀橘遗亲“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不告而拿视为偷也,就算是喜欢,也得和主人家数一声。不能直接拿取。
我相信再喜欢的东西如果是通过非法手段而来也是变味儿。我需要说明白的是这和那个公益广告不一样。那个老母亲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她有老年痴呆,她可以忘记很多事,但是不能忘记爱你。可以理解那个时候为了让孩子或者让父母吃好点,那个三瓜两枣的。严格上是像我上文说的,但是实际上如果是出于孝道大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14.扇枕温衾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这个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当时就觉得黄香非常孝顺。15.行佣供母自己很清贫,也得雇佣人来服侍母亲。确实很感人,但是只适用于没有成家的时候。否则受苦的未必只有一个人。16.闻雷泣墓王裒其母在世时怕雷,去世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
“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有些习惯一旦养成,可能一辈子都戒不掉。17.哭竹生笋孟宗母亲病重,需要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金石所致金石为开,时至今日以孝为先仍能获得尊重。”18.卧冰求鲤为满足经常说坏话的继母吃活鲤鱼要求,天寒地冻卧冰求鲤。这个故事大家听得比较多,但是没想到给的是坏继母吧。
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这样的道德确实高上,但是在如今如果别人对你不好。那么首先得是悦纳自己。19.扼虎救父猛虎扑父,手无寸铁之下,竟勇猛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有一种无上的力气叫做守护”20.恣蚊饱血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学习的不是行为,而是精神。
有的时候就得是这么耿直,因为你想不到有什么方法可以驱赶蚊虫没有办法。就用了这种“笨法子”,可却是最行之有效的。就好像母亲为了你捉蝉一样,看起来很笨,其实慢慢的爱。21.尝粪忧心为了知晓父亲的病重状态,去尝粪便。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烈女子半边天能文能武。说实话,有些东西是屈辱还是值得,全靠为了什么。你要是为了荣华富贵尝便,虽然是富贵了,但是背后被人戳脊梁骨。
但是如果为了父母,别人会给你一个大拇指。22.乳姑不怠23.涤亲溺器做官的孩子给母亲洗夜壶。你官再大,也是娘的孩儿。要是有心,别说洗夜壶,就算你只是倒杯水都是有孝心。24.弃官寻母宋代有一个叫做朱寿昌的人,他的生母被嫡母所妒被逼嫁于他人。后来他做了官,为了寻找母亲从而弃官不做,最终母子团聚。这个事情和一般的寻母不一样。他的母亲是被逼离开孩子的,而且还是被养母所逼。
在血缘为上的情况下,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今我们也要明白“生娘不及养娘大”,找寻亲生父母是一种意愿。只不过也不要冷落了自己的养父母,当然了前提是走正规合法的途经获得。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理解,有一些因为篇幅关系进行了省略。因为年代不同了,所以有一些不合时宜很正常。
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明白精神,而非效仿做法。新时代的二十四孝也给了出来。带着妻小常回家;共与父母度节假;生日宴会要举办;亲给父母做做饭。每周不忘打电话长供父母零钱花;建立父母“关爱卡”;聆听父母往事拉。教会父母能上网;常为父母拍照玩;关爱父母说出口;沟通父母心结扣。
支持父母之爱好;赞成单亲再婚好;定期父母做体检;购买父母适保险。新闻时事常交流;带着父母参活动;工作地方父母览;陪伴旅行故地逛。能和父母共锻炼;父母活动也露脸;陪着父母访老友;提供书报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