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门,也把天主教带到了澳门。1562年,葡萄牙人历经数年,在澳门建起了这座教堂取名"圣保禄"教堂。葡语"圣保禄"发音接近粤语中的"三巴"所以也称"大三巴教堂"。后来,教堂两次毁于火灾。1602年,圣保禄教堂再次重建历经35年于1637年完工1835年的一场大火又把教堂烧毁只剩下耗资3万两白银的前壁这就成了今天的大三巴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事是天方夜谭吗。

教堂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耶稣会神父设计以日本工匠巧夺天工的技术协助建成。1602年奠基,1637年全部竣工,而教堂前一段长石阶则于稍后完成建筑风格上,大三巴如三门五楼样式的村庄石牌坊属于矫饰主义风格且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风格。大三巴还见证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血泪屈辱。鸦片,最早就是从大三巴下的港口,由葡萄牙人输入中国的平均每年多达2万箱直至1946年,澳门吸食鸦片还算合法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追随列强以武力超过以大三巴为界的葡人居民区向北扩展,占领整个澳门半岛开始对澳门实行殖民统治,还成为英国侵华的指挥所在基地离大三巴不远的花王堂街,曾是著名的"猪仔街"沿街有300多家贩卖华工的馆所当时的澳门,有数万外国人专门从事人口买卖他们采取诱骗、绑架等手段将华工强制买卖输出,很多人死于海上1922年5月29日,葡军在大三巴下公然枪杀70多名中国人,伤100多人。
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的大三巴牌坊作为我国特有的建筑物体现出东西方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由三至五层构成三角金字塔形无论是署衙内外的牌坊在封建社会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被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塑像都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包括一门牌坊和三门牌坊上各种雕像栩栩如生,堪称"立体的圣经"大三巴用的是原国立武汉大学牌坊上的墨迹是澳门最有名的建筑,也是澳门的象征。
"不去大三巴,就不算到过澳门"是当地十分流行的话。大三巴没有木牌坊那样链接得好已经成为澳门的象征之一,也是游客澳门之行的必到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