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是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特色的写照,也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蕴含着城市厚重的历史底蕴。因此,了解一座城市的标志性雕塑建筑,便能更深入地了解一座城市最本质的文化底蕴。如果想知道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不妨去探寻那些武汉雕塑。站在雕塑前,阅读碑文,感受武汉岁月的变迁。在一次次探寻中,慢慢读懂武汉。武汉磨山《凤标》雕塑湖北为古楚国腹地,磨山北麓自1989年起建成大型楚文化游览区。行至磨山楚天台前,可看到两个巨大的凤凰雕塑,脚下踏着两只猛虎,二者相对而立,尾翼向中间上扬,组成一个光环的形状。

其名凤标,以凤为标,既是东湖楚风建筑群的地标,也是楚文化标志。象征楚地人们永远像凤凰一样,战胜一切,振翅高飞,追向幸福生活~三民路孙中山铜像老武汉人都知道三民路有座雕塑,称为“铜人像”。这座铜人像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打造的。自民国时期起,它就一直默默矗立在汉口这个街头。
距今已与汉口人民相伴大半个世纪,早已深深融入武汉历史文化,成为武汉重要的地理和人文标志。一座座雕塑,汇成武汉伢生活的缩影。汉正街扁担雕塑在曾经的“天下第一街”汉正街,扁担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个挑货女人模样的雕塑,便是以武汉的“扁担”为原型,就是帮忙装卸货物为营生的人。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鼎盛时期,汇聚在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上的“扁担”有近十万之众。
如今,拥挤不堪的小巷变成车流穿梭的大街,曾是汉正街一景的“扁担”逐渐被取代。他们的沉浮,也折射了汉正街三十年的变迁。江汉路竹床雕塑来逛江汉路,自然少不了与热干面、下象棋、竹床乘凉的城市雕塑合影。那座竹床乘凉的铜像,让武汉伢们想起还没有空调的年代,每个夏天的晚上扛着竹床满大街抢位置的吆喝声,还在耳边盘旋~吉庆街汉味雕塑群“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吉庆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各类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在吉庆街街头,会有许多游客在汉味风情雕塑群中来来往往。这组由30个人像组成的雕塑群,再现了汉口吉庆街浓浓的汉味,更见证着老武汉的真实记忆和老艺人们酸甜苦辣的人生。
如今的武汉,我们可在夜晚开车时观赏那绚烂“星河”,在公园与“天降荷包蛋”相拥,这些造型各异的雕塑散落城市之中,隔绝了城市水泥、钢铁、玻璃带来的生硬、冷漠,让城市更具浪漫和趣味~光谷转盘《星河》雕塑“星河”雕塑作为国内最大单体钢结构大型公共艺术品,最高处达13层楼高,直径90米,单拱最大跨度36米,这样起伏的造型象征着武汉山水交融的地貌,3条显现的曲线则对应鼎立的武汉三镇。到了夜晚,星河雕塑开始散发光芒,1.8万盏灯,密集的灯源营造出“璀璨星河”,晚上的时候从高处俯瞰下去,整个建筑在黑暗的背景当中就像是落在地球上的银河星系,美得让人挪不开眼睛。
汉阳造奔跑者雕塑静谧的龟山北路下,藏着数座复古红砖厂房,这里是“汉阳造”,也称为824创意工厂。一路走来,各种创意元素让人目不暇接。高架的行车、悬空的工业排风扇等,还有随处可见的涂鸦、行为艺术和创意雕塑。这些创意雕塑,有一些是老旧零部件组成,炫酷造型下仿佛还留有一丝“汉阳造”旧工业时代的气息。还有一些则让人脑洞大开,比如嵌入墙体的奔跑者雕塑,可以让人联想到:上班族、快节奏的生活需要短时间的凝固,或者是突破自身的局限,挣脱枷锁!在这里,随意走动,静静感受园区带来的美好与趣味,不失为一种享受~东湖《生命之源》平日里少有人来的白马驿站附近,还有一处东湖国际公共艺术园。
里面各种雕像设计都颇有艺术性,机械版齐天大圣、小狗乐园、五彩鹿.每一处都可爱得让人挪不开眼。当然最有趣的还是荷包蛋,巨大的鸡蛋摊在草地上,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仿佛闯入了动漫世界。从高处俯视时,可以看到10颗荷包蛋的全貌,还可以看到两个连着的荷包蛋形状是一对恋人在接吻,很有设计感和艺术感~/武汉大大小小的雕塑还有很多,它们散落在这座城市之中,有些是为了纪念,武汉的一段故事、一个人物;
有些是为了传达情趣,让我们日常生活寻找到意义。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城市雕塑,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一下吧。今日话题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