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完成的神兽雕塑“有兽焉,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名白蛫,是御火…”近日,艺术家邱启敬历时8年花费数千万元创作了饕餮、陆吾、猰貐、闾糜、狕等58个巨型“山海神兽”雕塑,还手工绘制完成469个奇珍异兽的绘本。2012年,邱启敬在翻阅《山海经》的时候,发现传统绘本多是简笔画,而中国传统神兽中遗留下来的立体兽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就萌生了把上古时期有记载的神兽以雕塑形式展现出来的想法。

8月23日晚,邱启敬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打算继续创作完整的‘山海神兽’,想让世界看到叹为观止的中华文明。”邱启敬本人从古代壁画中汲取营养手绘469个奇珍异兽绘本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1979年出生的邱启敬从6岁开始接触雕刻。2012年,他为了寻找“山海神兽”的特征,开始认真阅读古籍《山海经》。
此外,邱启敬也从汉朝的画像、魏晋时期的壁画中汲取营养。“这些简笔画内容都非常零散,有的画了100多张,而有的只画几十张,并没有完整的《山海经》绘本。”在翻阅古籍的时候,邱启敬发现传统的《山海经》绘本多是简笔画,他认为“山海神兽”应该更艺术一些,所以就自己动手画绘本。
“每只神兽的形态都是不能重复的,每只神兽的性格也都不一样,我先找到一部分写实的图片,如人面虎身的开明兽陆吾,从观察现实中老虎的特点,简单勾勒几个草图,再根据《山海经》古籍中的介绍与明清时期早起的画像相结合,最终绘出自己所理解的陆吾的造型。”2020年疫情期间,邱启敬索性用大半年的时间把469个奇珍异兽绘本全部完成。他对紫牛新闻记者说,除了做“山海神兽”雕塑用到这些绘本外,等到绘本全部修改完善后也会考虑集结出版。
创作中的邱启敬一个“山海神兽”要耗时3个月8年耗费数千万元创作58个雕塑“沉浸在艺术创作的世界中,特别有成就感。”每做完一只神兽,邱启敬都非常兴奋,又紧张忙碌地投入到下一个作品创作中。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邱启敬从2012年开始做“山海神兽”雕塑,他目前带着团队成员耗费数千万元共完成了饕餮、陆吾、猰貐、闾糜、狕等58个巨型“山海神兽”雕塑。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在画完每只神兽的手绘本后,邱启敬会先捏一个三四十公分的小雕塑,等到小雕塑完成后,再让团队成员按照等比例进行放大。
紫牛新闻记者从邱启敬发来的视频中看到,很多神兽雕塑异常巨大,甚至一辆货车都装不下,邱启敬和团队成员只能将一个完整神兽雕塑截成段分开装到不同的货车上。“饕餮长14米,高6米,人在神兽面前显得非常渺小。”据邱启敬介绍,目前最重的神兽雕塑是饕餮,仅仅是玻璃钢就用了3吨。他表示,每个神兽雕塑都要用掉数十吨的泥巴。他说:“前期做起来比较慢,等到团队成员熟悉后就会变得比较顺利。”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邱启敬和团队成员先用泥巴塑形,再用石膏翻膜,接着包涂玻璃钢,最后才是着色,每个神兽雕塑的创作过程平均要耗时3个月,需要团队成员15个人共同完成。
创作中的邱启敬10天圈粉13万获50万点赞只为重构心中的山海世界“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狗,是食人。”8月11日,邱启敬在抖音上发布了“山海神兽”穷奇雕塑的着色视频,没想到引来3000多人点赞。紫牛新闻记者看的,在短短10天里,邱启敬的抖音账号就积累了13万粉丝,获得了50万点赞。
不少网友留言:“让《山海经》里的神兽活了起来!”邱启敬从没想过自己的雕塑作品会在网络受欢迎。在将“山海神兽”雕塑创作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络前,他一直都是战战兢兢的。邱启敬说:“团队成员一直催着我在网上开通短视频账号,发现很多网友都喜欢,我也会将《山海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向网友介绍。
”“如果有可能,我会把469个奇珍异兽雕塑全部完成,我觉得这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邱启敬计划于今年10月中旬在北京长城脚下开启大型“山海神兽”雕塑展。他表示:“我会把这些单个的神兽组合演绎出不同的场景,重构出我心中的山海世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闫春旭校对徐珩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