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两河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都诞生在亚洲。当前,亚洲文明在开放中交流、在互鉴中发展,亚洲文明之花正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绚烂绽放。为让更多观众领略绚烂多彩的亚洲文明,推动亚洲各国文化交流互鉴和“一带一路”建设,今日,四川博物院推出“大美亚细亚——亚洲六国文物特展”,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观众可免费参观。本次展览分为“悠远璀璨——两河流域文明”“兼容并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文明”“华夏之光—黄河与长江流域文明”三个单元,亚洲六国270件/套文物集中亮相,集中展示出亚洲多个国家的文物精品,凸显文明对话、交流、互鉴轨迹,反映地缘相近、文化相亲、和而不同、和平相处的亚洲文化。

据了解,本次展览的内容和叙述逻辑不同于前面几站,进行了重新创作,对亚洲三大流域的文明进行了梳理,结合展出文物各有侧重。兼顾历史背景和大众普及,让观众近距离、一次性领略亚洲古老文明的魅力与精彩。胡旋舞石刻墓门唐1985年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唐墓出土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说明文字:石门正中各浅雕一舞伎,均单足立于小圆毡上,一腿腾起。扬臂挥帛,翩翩起舞。四周衬以卷云服饰,舞者似腾跃于云气之上,与《新唐书》《乐府杂录》中所载的胡旋舞演出情形不谋而合。
人物纹釉陶碗公元1200年—13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图据:四川博物院说明文字:陶碗底绘有一个波斯人面貌的骑马男子,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妇女墓碑雕像约公元200年叙利亚巴尔米拉城出土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图据:四川博物院说明文字:雕像刻画的是一位穿戴华丽首饰的女子正面半身像,身着褶皱服饰,雍容丰腴。
黑石残件公元前9200-前88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图据:四川博物院说明文字:此石残件上部饰有等距同心圆圈,下部刻有直线,中间切割出一道凹痕。楔形文字泥版公元前2400年叙利亚代尔祖尔博物馆藏说明文字:泥版上刻满了楔形文字,其中提到了农业分配中奶牛和禽鸟的数字。镶嵌人物画约公元前25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说明文字:画面中描绘了一位苏美尔国王和留着长发的苏美尔祭司共同主持宰杀公羊的祭祀场景,出席的还有一位留着胡子的马里人,他们均双手紧握表示祷告。
2022年春节期间,四川博物院将对开放时段进行调整。除夕下午、正月初一上午闭馆。除夕开放时段调整为9:00至;正月初一开放时段调整为至。正月初二至正月初六正常开放,开放时段为9:00至。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四川博物院将继续实行预约参观和展馆限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