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王府井商圈出现的一座少年半裸雕塑引发网友热议。另外,常营一家购物中心楼下也有让人吐槽的雕塑作品。这些塑像的印章点画的粗与细没有任何标准与尺度超乎寻常,而且多数人认为塑像“美感不足”。

杨朝清:面对外界的差评,商家及雕塑设计者显然不能简单归咎于消费者的外行身份和审美取向,却忽视自身价值追求的走偏与错位——专家意见如果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自然会遭遇草根意见的抵触;那种自弹自唱、孤芳自赏的专家意见,早晚会陷入无人喝彩的边缘化境地。
一座优秀的公共雕塑,要在专家意见和草根意见寻求平衡;那种顾此失彼的做法,通常导致公共雕塑缺乏品质。兼顾艺术价值和实用功能的公共雕塑,众口难调在所难免。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商家和雕塑设计者可以自说自话,忽略、漠视公众的心理感受。
毕竟,公共雕塑是给大多数人欣赏的,而不是给少数人孤芳自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