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亦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代表作品有螺旋艺廊、龙美术馆西岸馆、花草亭等,曾获“远东建筑奖”、由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评选的2011年度全球十佳“设计先锋”以及由英国《建筑评论》杂志评选的新锐建筑奖、2015年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30强。”建筑设计事务所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2001年成立于上海,现任合伙人以及主持建筑师为柳亦春与陈屹峰。

建筑事务所作为一种现代的组织结构,城市中的大规模建设项目推动了以建筑师为核心的建筑事务所的成长,新兴的建筑事务所融合了“公司化”的组织方式,以应对城市中新生的建筑类型以及更加复杂的建筑项目。中国的中生代建筑师勇于探索,理性创新,从“实验建筑”起步,但却始终在思考对传统的继承,作为本土建筑师,他们逐渐登上世界建筑舞台,赢得国际建筑界的关注与肯定,既有机遇与挑战,也有经验与教训。
设计作品上海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造项目年鉴“最佳文化艺术空间”获奖作品——由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的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造项目,是一个工业建筑改造的优良范本。它将原本封闭的工业遗产仓储建筑转化为公共文化空间,建立在新时期的时间性与场所感,由此拉近大众与艺术和设计的距离。“云梯”—外挂一组自动扶梯,能欣赏到北侧黄浦江以及整个民生码头的壮丽景观。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龙美术馆地面以上的清水混凝土“伞拱”下的流动展览空间和地下一层传统“白盒子”式的展览空间是由一个呈螺旋回转、层层跌落的阶梯空间联接,既原始又现实的空间和古代、近代、现代直到当代艺术的展览陈列,这种并置的张力,呈现出一种具有时间性的展览空间。
上海嘉定桃李园实验学校学校的每个院子就是一个年级,建筑的上下层采用“叠加”的方式,底层为专业教室及教师办公,上层为普通教室。平台之上是常规的教学场所,平台之下,是寓教于乐的展现教学多样性的内外交融的教学空间。院墙之内,是宁静的学习场所;
院墙之外,院与院之间又围合出另一个天地,是学生们嬉戏游弋的场所,院墙向外成为游廊,各处因此被联系起来,开敞自由,设计也希望据此重塑江南地域的诗意空间传统。个人建筑观柳亦春认为现如今的建筑学需要一种"简朴性"。建筑设计亦是如此。简朴必须先消化和成熟,而设计也正是一种需要融会贯通的艺术。江苏软件园吉山基地6号上海青浦青少年活动中心花草亭从柳亦春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出结构性强,他把结构理解为建筑内在性或者本体性的一个要素。
建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柳亦春将建筑的结构与场所、身体相联系结合,他通过把材料、结构、建筑、身体和场所,全部串连在一起的这样一种方式,丰富了建筑的表现形式、内涵和深度。做出一个真正属于这个地点的建筑。建筑师不仅完成了大量高品质的建筑作品,同时也积累产生了大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