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要讲的这位对冲基金之王,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也绝对配得上这个名头了。他叫史蒂文·科恩。喜欢看美剧的,想必听说近年有一部口碑上佳的剧作《亿万》,题材高冷,讲的是金钱、司法、政治的斗争,里面由戴米恩·刘易斯扮演的男主角亿万富翁鲍比·艾克斯罗德,原型就是史蒂文·科恩。

剧集的第一季也是按照现实中科恩遭遇司法检控的故事改编的。当然,后面几季的情节已经有了自己的发展脉络,和科恩本人没多大关系了。说起来,科恩和中国也有一些渊源。当前风头正猛的瑞幸咖啡,今年8月初刚刚获得华尔街一支对冲基金72的增持,72,就是科恩在关闭他的赛克资本()以后成立的另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先来讲讲,科恩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我只能说,这家伙从小就注定是要赚大钱的人。他出生于1956年,家里有八个孩子,他是老三,也是最聪明的一个。他妈妈有一次给孩子们准备吃的,兄弟姐妹拿到的是热狗,给科恩的却是牛排。面对其他孩子的抱怨,他妈妈说,你们嚷嚷啥,现在给老三吃好的,将来咱们都得靠他养。他妈妈之所以那么笃定科恩能成大器,一来这孩子真的聪明,二来他的聪明不是表现在热爱数学、对历史过目不忘这些无用的方面,而是表现在对财富的崇拜上。他读高中时对玩扑克很痴迷,不是别的,就是因为能靠这个赢钱。

为了有更多时间练习,他连时薪1.85美元的超市兼职都辞掉了。对与财富相关的人和事,科恩非常感兴趣。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他爸爸每天下班一回到家,他就从爸爸手里抢过当天的《纽约邮报》,专心致志地读上面的股市信息,读完还老琢磨。

他的父母不算富人,但外祖父母倒是通过投资赚了不少钱,所以科恩每周最期待的,就是这一对老人来家里拜访的时候。他会坐在他们旁边,听他们聊天,聊的就是钱钱钱。大学他上的是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他知道自己在学习上打不败同龄人,唯一的机会就是做生意,赚钱。

他擅长这个,他熟悉股票,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他逃课去看美林证券在费城的办公室,感受那里的金钱气息。他站在那里盯着行情看,耳朵听着纸带穿孔的嗒嗒声,脑子里涌出那些股票下一步是涨还是跌的样子。过了一会儿,他慢慢发现,自己几乎都猜对了。大学后,科恩进了华尔街一家小公司当交易员。

那是在1978年。对铁了心要在股票市场上干一番大事业的科恩来说,这天时再好不过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两年后,里根会当上美国总统,他推崇自由企业制度,放松政府管制,大幅减税,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把股市推上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波大牛市。

都说站在风口上的猪会飞,一个人能不能成大事,最根本的还是看大势。科恩踩对了步点,把个人小曲线和社会大曲线完美贴合在一起了。当然,个人的奋斗也是必不可少的。科恩不但不是猪,他还是个天才。据说他第一天上班就帮公司赚了8000美元。没过多久,他每年的业绩就变成了500万到1000万美元,成为华尔街的明星交易员。有人说,。告诉你答案吧。1985年,他的业绩如此突出,以至于公司没法不答应这个最赚钱的交易员,给他有史以来最高的提成比例——60%,再加上2%到4%的年终奖金。

他还拿到了1000万美元的投资资本,交易小组完全由他负责,有权聘请和解雇交易员。这当然不可能满足科恩。自立门户,才是他追求的。因为这样可以把更大比例的收益放进自己的口袋里。1992年,36岁的他羽翼丰满,决定自己玩。他创建了对冲基金赛克资本,带着9名员工,和2300万美元资本。其中有1000万是他自己的,其余的来自员工、朋友和投资者。毫无束缚的科恩犹如蛟龙入海,痛痛快快地把多得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巨额财富攫取到自己的手里。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赛克资本的规模几乎每年都要翻一番。2006年,赛克资本的交易账户金额占到当时美国股市的2%。到2008年,赛克资本的资产竟然达到170亿美元,拥有1200名员工,每年的平均收益率高达30%。这么大的交易金额,这么高的收益率,不可思议,简直是犯规。不难理解,投资者为了抢着进入赛克资本而挤破头,哪怕科恩狮子大张口地收取他们50%的利润提成。
要知道,别的对冲基金通常只收20%。所以,你能想象科恩赚到了多少钱吗?他的身家有差不多100亿美元。我举个例子,那就是他的艺术品消费,从在这些闲情逸致的事物上所投入的金钱之多,你或许可以对他的身家之巨有个直观了解。2005年,他买了一幅梵高的画、一幅高更的画,后者据说花了1.1亿美元;2006年,一幅德库宁的画,价格是1.375亿美元;2012年,四件亨利·马蒂斯的青铜雕塑,1.2亿美元;2013年,毕加索的《雷神之梦》,1.5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