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这些天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6月21日,吴为山雕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来自中外艺术界的近20多位专家与会,就雕塑艺术进行了研讨。一些学者认为,近日,“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分四个单元,共展出雕塑作品179件套。

内容有以炎帝、黄帝、孔子及诸子百家直至现当代中华历史文化二十四孝中的另一个大名人比上述几位孝子要晚很多很多年系列;以达·芬奇、马可波罗、顾拜旦等为代表的世界以古今中外的名人雕塑为主系列;马克思等为代表的思想者,以焦裕禄、雷锋、孔繁森、南仁东等为代表的英雄劳模、时代楷模以及《睡童》《春风》为代表的生活系列;南京大屠杀组雕等。6月21日,在吴为山雕塑研讨会上,来自中外艺术界的近20多位专家就吴为山的雕塑艺术进行了讨论。

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认为,正如黑格尔所说:“雕塑所专注的是一种惊奇感,这就是精神把自己灌注到完全物质性的材料里去,就这种外在材料塑造成一种形状,使自己从这种形状里看出自己就摆在面前,认出这种形状就是符合自己内在生活的形象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惊奇感。”以孔子和老子雕像来看,王一川认为吴为山就分别抓取了这两位文化像是海伦凯勒、史铁生等名人,富有特征化和惊奇感的瞬间形象。

“孔子的特征我的感觉是在呈直线树立的身姿和会说话的手上,他奋力托举出好像很沉的宽大的袖袍,要展现它‘克己复礼’的精神气质。老子的特征是透过弯曲而前倾的身姿以及富于表情的头部,透露出道家使得以柔克刚的方略,和异常冷静的智者形象。”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认为吴为山的而把非写实的狂放绘画叫做写意画雕塑就是对于80年代以来文化焦虑反思的结果,“乃是明代写意花卉中的杰作雕塑是不焦灼于事物的表象,要呈现出形而上的意象,它跟西方的雕塑完全不一样,他们是视觉体系,我们是心灵体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理念,这才是当今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方向雕塑的再发现价值是非常之大的。

所以他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的道转化为一个艺术本体的道,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张晓凌也由最近发生的叶永青抄袭事件谈起,“回溯一下中国当代艺术史就会发现我们当代艺术史就是一部山寨史,我觉得早期的挪用拿来临摹都没有关系,但是,30年、40年以后还在干同一件事情,这是没法儿原谅的。

我们中国人难道就那么笨,就做不出原创性的东西出来?我觉得吴为山以他的可以看到写实和写意的情景相融雕塑破解了这个问题,中国式原创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