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壶的历史

发布时间:

当前位置:央美园林雕塑 > 技术资讯 > 紫砂茶壶的历史

紫砂茶壶的历史

民国4年,宜兴紫砂首次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获奖。其时,紫砂生产分布于蜀山、潜洛、上袁等地,烧造紫砂产品的窑已有10座,年产量达100多万件。抗日战争期间,有7座紫砂窑和100多间厂房相继灭性打击被毁,技工大量流散,整个蜀山窑场全年所烧紫砂茶壶不满千把。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由于物价波动、销路呆滞,产量仅占抗日战争前的57.8%,整个紫砂业几乎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4家紫砂厂的从业人数在2620人,年产量1290.22万件,年产值1850.9万元,创利润548.49万元。"竹简"紫砂茶具等4只产品获省轻工业厅优秀新产品奖。。相关标签:茶壶历史

上一篇:鼻烟壶价格创新高 小物件里藏洞天
下一篇:紫砂壶养壶艺术

紫砂生产始于北宋中叶,至明正德年间开始兴盛,并涌现出了许多民间艺人。其中供春,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而成为最早的著名民间艺人。至万历年间,名匠辈出,各人自立门户,争奇斗胜。在制品的烧制技术上也得到改进,使产品增加了色彩和光洁度。万历以后紫砂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而进入百品竞新的兴盛时期,除了生产茶具外,还生产文房雅玩、香盒等工艺品。明未,紫砂被葡萄牙商人带到欧洲,称为"红色瓷器"。

不锈钢海浪海鸥景观雕塑

清代,紫砂工艺迅速发展,产品的式样和风格比明代更为奇特,新品种也不断增加,如紫砂花盆以及种种陈设和玩具。其中有借鉴花果造型和古铜器式样的茶壶,还有用各种粉彩山水装饰的紫砂壶以及花生、荸荠各式果品的紫砂象形品。由于壶艺精进,常被宫廷皇室选为贡品,并向欧洲、日本、东南亚及南美各国出口。民国4年,宜兴紫砂首次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获奖。

秦始皇玻璃钢彩绘雕塑

民国6年,江苏省立陶器工厂在蜀山成立,招聘陶瓷专家和技术工人生产紫砂器,并对紫砂泥质、泥色以及造型等进行研究和改进。民国10年,利用公司在蜀山开办利用陶工传习所,招收和培养紫砂艺徒,并建造龙窑1座,烧造紫砂产品。其时,紫砂生产分布于蜀山、潜洛、上袁等地,烧造紫砂产品的窑已有10座,年产量达100多万件。

汉白玉头戴珠宝的大象门口招财石雕

到了民国21年,紫砂人业人数已达600多人,全年共140窑,年产量220万件,年产值约42万元,占宜兴陶瓷工业总产的15%左右,并直接接受日本、东南亚等国的订货,是紫砂工业特盛的一年。是年,朱可心、陈寿珍、俞国良、吴云根、范福奎等紫砂艺人的作品、、、等均获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抗日战争前,由于日本政府不断提高紫砂进口的关税率,并在常滑等地仿制紫砂陶以及民国23年的大旱灾,削弱了人民的购买力,致使紫砂生产逐渐衰落。

不锈钢日出东方景观标志雕塑

抗日战争期间,有7座紫砂窑和100多间厂房相继灭性打击被毁,技工大量流散,整个蜀山窑场全年所烧紫砂茶壶不满千把。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由于物价波动、销路呆滞,产量仅占抗日战争前的57.8%,整个紫砂业几乎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

龙龟古代神兽铜雕

1950年11月,县政府批准成立了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同时组织紫砂产品参加本地和外地举办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以及展览会,为产品打开了销路。1954年起,将流散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生产,同时,拨出资金筹建改造原有生产设备和工场。1955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开始招收青年艺徒,并指派具有丰富经验和高超技艺的老艺人负责培训。是年,紫砂产量已达75万件,比1949年增加2.13倍,年产值11.7万元,比1949年增加3.3倍。1956年,紫砂恢复出口.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中,由于紫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致使产品供大于求而造成大量积压。

1960年底起精简职工,到1963年底,紫砂工艺厂的从业人数为578人,仅为1958年的28%。1965年,紫砂的年产量为109万件,比1955年增加45%,年产值72.2万元,比1955年增加5.2倍。1966年4月,紫砂工艺厂成立中心试验室,负责业务指导和产品创新。"文化革命"使紫砂生产受到影响,从1971年起,生产开始回升,产量和产值遂年增长。

1979年后,宜兴紫砂工艺厂加强了工艺管理和技术改进工作,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不断开发新产品。1980年,紫砂的产量已达364万件,产值248.65万元,创利润68.1万元。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宜兴紫砂需求量的不断增多,部分乡镇也开始发展紫砂生产,1981年1月,周墅公社紫砂厂建成投产。1987年7月,川埠乡的宜兴紫砂三厂建成投产,同年9月,周墅乡常安村办的宜兴紫砂四厂建成投产。

是年,宜兴紫砂产品有壶、杯、瓶、鼎、餐具、花盆、水底、挂盘、文房雅玩、假山石、盆景、人物雕塑等1000多个品种。4家紫砂厂的从业人数在2620人,年产量1290.22万件,年产值1850.9万元,创利润548.49万元。由于紫砂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方圆牌"高级茶具于1983年获国家金质奖,"百寿瓶"和"竹简茶具"在1984年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获金质奖。

1985年宜兴县紫砂工艺二厂生产的"蠡龙"紫砂高档系列茶具获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奖。"竹简"紫砂茶具等4只产品获省轻工业厅优秀新产品奖。1987年,宜兴紫砂工艺厂获江苏省轻工业厅和轻工业部优秀质量管理奖,该厂的40件精品被选入中南海紫光阁,获得国务院颁发的荣誉证书。1979-1987年中,宜兴紫砂分别参加在加拿大、日本和香港举办的展览会,紫砂艺人还分别到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孟加拉国和香港地区进行考察和操作表演。

同时,紫砂行业还根据国际市场的信息,不断调整品种结构:产品由单件逐步向系列、配套发展;档次也从中档向中高档、创特色方向发展。随着宜兴紫砂在国际市场的声誉不断提高,幕名到宜兴紫砂工艺厂参观的外国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每年平均有3000人左右,最多时达5000余人,由此带来的旅游外汇年收可达70~80万元人民币。到1987年,宜兴紫砂已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宜兴紫砂工艺厂、紫砂工艺二厂、紫砂工艺三厂的出口值共达673万元,比1978年增加5.63倍。

紫砂茶壶的历史.相关作品

 

紫砂茶壶的历史.相关文章

 

×
不论您是雕塑这个行业还是对我们,或者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的疑虑,您都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必将尽心尽力为您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电话咨询
135-8216-165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