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陶瓷教育观

发布时间:

当前位置:央美雕塑 > 技术资讯 > 我的陶瓷教育观

我的陶瓷教育观

。相关标签:教育

上一篇:市场混乱高古玉估价难 假货太多是重要原因
下一篇: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什么?

夺泥土之魂燃精神之火

我的陶瓷教育观兼论中国美院雕塑系陶瓷材料教学孟庆祝

以某种材料种类来言说艺术的创造,似乎与当代艺术境况格格不入,更不是一种“激进”的态度,但是,从材料出发就回到了造型艺术赖以存在,以及思想表达的起点,与激进与否无关。今天如果我们仍然需要“看”的艺术,那么,在材料媒介功能的基础上,进行造型艺术及其视觉价值的探索就是必须的,另外,材质的视觉属性并不会因为当今艺术形态的变迁而改变,当代艺术中个人的极端性,实际上并不能对艺术负起完全的责任。虽然,由观念、装置、以及多媒体等等艺术形式在方法论上的推进,大大地推动了视觉艺术的发展,但是,从形态上来看,仍然是材料在作为支撑。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陶瓷材料教学,始于周轻鼎和付维安教授的陶瓷动物教学,当时由于受到陶瓷设备及原料的制约,都是由老师带领学生深入陶瓷产区的工厂制作。雕塑系早期陶瓷材料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能短暂走出当时严格的写实主义对造型的理性规范,体味了陶瓷材料的神奇和在造型上带来的多变和自由。

雕塑系由于学科建设的需要,从1998年起,由孟庆祝、潘军在雕塑系逐步组建了陶瓷工作室,并进行了常态的陶瓷材料教学。2001年,雕塑系陶瓷工作室在中国美术学院滨江过度时期正式成立,目前,具有比较完整的陶瓷设备和教学体系,属雕塑系材料车间之一,面向雕塑系及全院开放

陶瓷作为材料教学在中国找不到系统源头,它是在向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及向西方雕塑学习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新教学系统。在雕塑系的教学理念上首先是尊重雕塑系的总体教学体系,注重雕塑语言的强化,同时吸收优秀的传统陶瓷工艺及大师们的创作成果,关注当代陶艺实践动态,同时尊重陶瓷材料自身规律,在技术实践央美悟创作,在创作中巩固技术,坚持观念与技术并列进行,教学实践中力求在“形、色、质、意”上得到具体的落实,力求完善针对雕塑系的陶瓷材料教学体系。

雕塑系的陶瓷材料教学课程时间比较短(工艺实践两到三周时间),另外,绝大多少学生在进入陶瓷车间之前对陶瓷的认知几乎为零,所以,学生在陶瓷车间短暂的学习期间,过多的谈论陶瓷的“技”与“理”都显得很生硬,针对这一特征,在多年的陶瓷材料教学中,我逐渐形成了“低门槛进入、大殿堂视野”的教学方法,大体上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不要被陶瓷丰富的材料种类和复杂的工艺所吓倒。

造型艺术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如石、木、陶、瓷、铜、铁、钢、玻璃、石膏、纤维、布、纸、工业废料、现成品等等,但是,陶与瓷表现力的丰富性是不多见的,陶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色彩的多变性,在质地上可以拥有木质的温润,也可以闪现金属的光辉,更可以保留制作过程中细致入微的审美痕迹。

从绳纹陶器的发明以后,在近万年的实践发展中,制陶的技艺便以口传心授和以后著书立说的方式保留着正常流传,使得陶瓷原料及工艺手段种类具有深厚的积淀。同时,由于地域差异,陶瓷原料在性能、质地、色彩上有明显差别,而导致工艺手段不尽相同。陶瓷在工艺上的分工更是细致入微,景德镇瓷业曾有“一器之成,过手七十二”之说,这带来了各种工艺的专业化发展,其中原生态的五项工序,如拉坯、利坯、施釉、画坯和烧窑,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工序好比少林七十二般绝技中最核心高深的五套,任何一套都需花费10年以上时间方能练成,日久天长在每个分工里都有绝活出现,因此,几千年来中国人抒写了一个个关于陶瓷的神话

历史上陶瓷艺术品本身来看,陶瓷材料自身的技术性魅力的确很重要,但是,对于传统陶瓷材料及工艺的复杂性,今天我们也要正确看待,首先,无论过去的陶瓷工匠还是当代的陶瓷工作者,没有谁可以穷尽所有的陶瓷材料与工艺,这并不影响在陶瓷创造上的成就;另外,并不是所有陶瓷材料及工艺对今天每位创作者都有用途;第三,当代陶瓷创作可以与传统陶瓷严格的技术性指标无关。当我们有选择地学习和使用陶瓷的材料和工艺时,陶瓷发展的历史积淀才不会成为我们的负担。所以,无论传统的陶瓷原料及工艺有多么复杂,我们不必被它所吓倒。

在雕塑系陶瓷材料教学上,幻灯讲座是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一个讲座就可以使所有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了解到一般的陶瓷工艺手段和优秀的陶瓷作品。进入陶瓷车间后,根据现有的材料种类和可实施的工艺手段,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动手实践,至于更复杂的配料及工艺有待日后逐步学习,甚至不学习。

动手揉泥就是学习陶瓷最好的开始。揉泥中要求控制好泥土的湿度,并且在揉泥过程中排出泥土中的空气,这不光是从技术上体悟了对材料属性的理解,当身体作用材料的同时,心智因素已同时介入材料意义的形成与表达,这会促使学生对材料生发的视觉形象和意义的思考,因此,这是材料审美的最重要环节。在泥料的选择上先从粗泥起步,过细的泥料会由于水分不易渗透造成干湿不均,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开裂,而失去初学的信心。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于没有陶瓷实践经验的雕塑系同学来说是很好的办法。在深化学习的要求上,也因同学的不同程度而有不同的选择。

在学习的一开始,同学们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第一,在了解泥性之前,往往就会将金属焊接的造型样式搬到陶瓷上来,此时,告诉同学不要追求陶瓷材料很难做到、甚至做不到的造型图式,说明道理后让同学先放弃这高难动作的造型,在陶瓷材料造型规律的基础上开始动手学习;第二,喜欢只捏小玩意。因为这不宜暴露出在成型上出现的问题,所以,在稍后点的课程时间里,鼓励尝试制大尺寸的习作,通过及早地发现问题及早地改正,学生会很快提高成型的技艺。在一开始的学习中,只要掌握了大体量成型的工夫,可以不要求作业的完整性;第三,雕塑系的学生在造型上,善于从具象形式上切入,尤其善于从具象人体形象切入,鉴于此,对同学们的提醒是:人体泥塑写实基础课程中,对解剖、重心、体量感等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陶瓷材料的学习上,重要的是强调对人体的感受,和对泥性良好顺应的自由表达。

无论怎样解决陶瓷工艺问题,现行意识形态始终是一个背景前提,它以隐形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中,成为材料视觉结构形式和工艺手段的指使者,这就是观念在起作用。在创作课程的学习中,雕塑系学生很容易受到观念的指使,虽然,天马行空的观念有时不能马上落实到陶瓷材料的学习上,但是,应该看到在对陶瓷技术层面要求的同时,思维训练是创作学习的重要内容。在陶瓷技术学习上,为了能够很快进入创作的思考中,我设定了可以先从成型手段、器型拓展、肌理语言、立体构成等方面,结合技术手段进入创作的途径,就是期望能在技术实践中启发创造性,在创作过程中巩固技术,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这样在短时间内能够有较快的收益。课程中不给学生太多成败的压力,初期淡化对结果的关注。鼓励用对泥料的直接感受去创作,使同学懂得切身感受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可持续挖掘的宝藏,会使自己终身的艺术实践受益,真情实感还可以触发突破性的表达方式。

在陶瓷材料创作教学上常围绕以下内容向学生提示:1、在尊重材料性格的基础上,保持并强化自己使用材料的习惯,寻找对材料操作的个人方式;2、寻找看问题的个性角度,自发地形成创作的思维方式,逐渐学会选择主题和设定理念,促进观念的生成;3、懂得将想法发展成陶瓷作品,首先要从材料语言和形式本身来求得沟通,在转换过程中避免图解化地忠于既定主题;4、从功利做事的方式中解脱出来,忠实于自我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是显露个性才能、决定价值取向的先决条件;5、明白艺术只能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经过近十年的积累,目前,陶瓷车间已保留了大量的陶瓷习作,对后来学习者也起到了直观的示范作用。在本科学习阶段,还要求学生能够具备独立组建一个陶瓷工作车间和建立管理条例的能力,这是学生在陶瓷车间学习后,综合能力的体现。

二、挖掘陶瓷材料中潜藏的可“看”因素,同时认识陶瓷材料的文化属性。

在造型艺术里,材料中那些可以唤醒观者关于形状、色彩、质感等等的对于物质世界记忆的因素很重要,由对客观世界“看”来的经验,要求在艺术作品中重新的被看到,观者的主观移情作用才能得到滋生,人的精神与物质材料的交融,使得人在客观世界里充满了生气。我们要懂得:是看的经验架起了生活和造型艺术的桥梁。

懂得这种朴素的看的经验与要求后,在陶瓷艺术专业的学习中,就要从陶瓷材料的表现力上来营造材料的可看性。陶瓷泥料的肌理表现是看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利用多种工具,进行刻、划﹑堆、贴﹑刮、削﹑拍、击﹑挤、压﹑打、磨等等方法来经营;陶瓷材料的质地属性就是材料的性格,善于在材料质地上利用好材料的表现力,能大大地拓展作品的张力;在釉的学习中要首先掌握常规釉的使用方法,善于利用釉的缺陷美,更要懂得创造性地用釉;许多烧制方式会保留火焰的痕迹,这也是陶瓷表现力的重要环节(由于地处西湖畔很多烧制方式在此不能实现)。另外,“感性”是艺术创造最可贵的因素之一,但是,在今天这艺术分析的时代,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依靠理论冲动而制造出来的作品,艺术创作中的感性因素正在流失导致作品缺乏生机,所以,在陶瓷教学上,我会经常鼓励学生“再感性一点”。面对陶瓷材料,感性因素无论你给予多少它都能接受,极大的可塑性和丰富的表现力,使得陶瓷材料具有最为丰富的好“看”的表情。

陶瓷材料中对“看”的营造,无论是基础学习还是创作实践上都有相当大的可探索空间,但是,陶瓷的学习远不能仅限于此,对陶瓷文化属性的认识是不可或缺的。

虽然,材料在造型艺术中的使用由来已久,但是,从未有象在当代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多用画笔展示思想观念的表达方式,无论平面或是立体的艺术家,几乎都对材料发生了极大的热情,究其原由,不无与材料的文化属性有着极大的关联。

现代技术的力量使得改变材料的外在形态易如反掌,今天可以轻松地制作漂亮的形象,但是却很难轻易地赋予材料以意义,是创作者的精神使材料产生了意义,呈现出文化的价值。

陶瓷材料的力量不仅在材料本身,更在于让思想躲在其中,所以,陶瓷材料是孕育精神的沃土,这与“炼金术”有着相同的体验。炼金术是材料研究的一种古老形态,它以超越一切规范、教条,本着对精神修炼的绝对追求,将研究方式投射到了那些未知的物质材料上,奠定了从物质材料中寻求精神的基础。对陶瓷艺术的追求,从材料表现力的探索到对其视觉意义的追问,都如同“炼金术”本身,指向的是精神价值,这种精神的指向使得材料永不安份,始终要摆脱形式框架,力争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方式和精神意义而使自身独立,这显示了陶瓷材料在当代造型艺术中的性格。

历史地看,具有上万年发展史的中国陶瓷艺术,对中国的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民间到宫廷,在实用的器皿、园林建筑、案头陈设、墓穴殉葬品、以及玩赏品等等方面,对中国和世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秦砖汉瓦,唐彩宋瓷已成为国人不灭的集体记忆;如今几乎在世界各大重要的博物馆里都有来自中国的陶瓷艺术;“兵马俑群”的出土曾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CHINA”便是世界对中国的称谓。可以看出,中国陶瓷艺术不仅在材料革命、视觉领域中独树一帜,更是在日常生活中陪伴着我们,在民族自信上支撑着我们。陶瓷作为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无论是材料的神圣性格、还是原创的文化内涵,都深深地代表着中华独立的价值文明,并对世界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陶瓷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参透着国家的文化建设,而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陶瓷材料在不同的时代或时期也呈现着不同的文化属性。中国传统陶瓷追求“玉”的品质,尤其宋代文人士大夫对其穷追不舍,而当代陶瓷却追求“泥”的精神,成为现代人回归自然、回望家园的情感寄托,同样的材料在不同时期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历史上的陶瓷艺术,在许多方面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然而,今天人们的内心需求是极其复杂的,传统陶瓷工艺中的诸多审美标准,显然不能完全满足当代人的丰富多元的精神需要。所以,探索陶瓷艺术的新视觉及其带来的文化价值,也日益成为今天的课题。

陶瓷现成品材料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更为直接地维系着当代人与社会的进程关系,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人的思维空间,因此,也不同程度地被使用在艺术作品中,这首先有利于消除艺术与现实社会的距离,使得创造者和欣赏者都能直接面对人的自身创造,使得作品从表象上看能和生活简单对应,从而获得在阅读上的广泛性和穿透力,将有可能唤起观者对作品的思考,而逐渐去扑捉关于精神、意义、观念等等对于艺术的深入理解。陶瓷现成品作为造型艺术创作的材料,其脱离它原有的逻辑环境之后,产生了新的语境和文化意义,更具有文化的属性。现成品材料使造型艺术材料的文化意义得到了拓展。

基于陶瓷材料的创造,无论在陶瓷业内、或在当代大美术的背景里、还是在当代文化的建设中得到的长足发展,都证明着传统陶瓷艺术在向当代的转换。

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处在万象更新的转折期中,中国陶瓷艺术的内核以及它的外在因素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陶瓷创作队伍在人员构成、价值观、审美理想、工艺手段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改变,形成了中国陶瓷艺术现状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是怎样的现状?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有怎样的影响?其自身还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保持自省的一个必要的追问。无论如何,当代陶瓷艺术作为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复兴有其一定的文化价值,那就是由现代陶艺带动的陶艺的平民化,把人们从解读传统官窑经典之作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制作和欣赏陶瓷成为轻松愉快的生命体验,而成为陶瓷发展最人性化的果实;往大里说,是生命赖依生存的“泥”与“土”以造物的真诚,在向它的漠视者不断地好言规劝;再往大里说去,是对工业化复制本质、和城市化整齐化一进程的警醒。

三、寻找实践过程中的“抒情性”。

俗话说:“烂熟于心、一挥而就”,“挥”字就是这里所说的抒情性。

“抒情性”的体会依赖于对陶瓷工艺娴熟的掌握和对造型规律的认知。对工艺过程娴熟的掌握,才能使材料加工的技术美得到了然于心的保障,所带来的对陶瓷整体制作过程的预测性,是得到这种抒情性的关键环节。但是,抒情性并不是一味对娴熟技术的迷恋,因为它无法代替视觉创造本身。

另外,抒情性依托材料对智性的开启。一件作品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对材料技术性的使用,同时,还要体现个人智慧性的思维,这也就是现今所说的“观念”,由观念转换出的表现形式及手段是作品最直接的语言,这样才有可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观念的表达力求纯粹,只求表达一个观点,不要求面面俱到,不能出现逻辑上的混乱,这是作品中材料与思想表达以及多种因素都要遵循的概念,形式和手段尽量单纯,有时复杂的形式和材料会增加歧异,反而削弱了作品的视觉感染力。这样,自我观念才能得到很好地表达,因此,在制作过程中才会拥有观念表达上的抒情性。

第三,抒情性依赖于个人方式的工作经验。在对材料操作的过程中,不免或多或少地形成个人性的习惯性痕迹,这种习惯性带来的自我感受是真实的,往往是形成个人工作方式的基础,同时,这种个体的实践感受有可能引发出新的视觉样式和个人风格,并且影响着自身的价值取向。

个人方式的工作经验,在对材料的使用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由个体经验的差异所彰显出不同的审美效应就是创造性本身。寻找差异性,是艺术创作中一直要面对的问题,所以,鲜明的个人风格是艺术家成功的关键,风格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在陶瓷的创作中,个人化的工作方式会极大地导致个人风格的形成。相反,材料也可以被程序化地使用,当那些花岗岩贴得象墙纸一样随意时,材料便无情地将精神消解。材料在使用上的差异性,也保障了视觉创造的丰富性,使个体抒情性的体验得到升华。

陶瓷艺术从形态来看就是陶瓷材料与工艺手段不断更新发展的历史,但是,应该看到,其每次的更新与发展都不可能是集体式的发现,而是个体探索结果的普及与光大,所以,个体探索或许是一条没有止境的道路。

以上就是陶瓷车间教学中紧扣的三点环节,总结起来就是简单的三个小标题,入道的门槛显得并不高,但是,在每个小标题的内容上都有很大做细、做深的空间,有待我在今后的创作教学中继续探索。以上所述仅作为在当前艺术创作繁荣、教改频繁局势的促使下,陶瓷车间到现阶段完成的针对雕塑系的教学系统,希望得到同仁们的指正。

至于“夺泥土之魂,燃精神之火”,那便是我在陶瓷创作与教学中的一种理想。虽然,陶瓷艺术从来没有改天换地的力量,但是,在对陶瓷材料不同的艺术实践中,至少是寄托了当代人的审美理想并显露着当代的社会问题,因此,陶瓷作品的完成并不是陶瓷意义的终结,相反,正是新的人文精神的起点。我深信:陶瓷艺术的终极意义一定是在材料之外,当陶瓷借精神之翼起飞时,就脱离了表面形式的浮华,而没有借材料本身欺骗我们的眼睛。(孟庆祝: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4月

原载《中国陶艺家》2007年第1期

@孟庆祝

我的陶瓷教育观.相关作品

 

我的陶瓷教育观.相关文章

 

×
不论您是雕塑这个行业还是对我们,或者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的疑虑,您都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必将尽心尽力为您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电话咨询
135-8216-165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