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艺术创作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济南青年雕塑家汉方的新作《和》。为迎接北京奥运会,迎接2008年秋季在济南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京剧节、2009年在济南举办的第十一届全运会、2010年在济南举办的园林博览会等盛大节会,济南文化工作者倾心打造的“齐风鲁韵”文化艺术创作系列品牌,继大型舞乐诗画《齐风鲁韵·泉水谣》和京剧意向杂技秀《齐风鲁韵·粉墨》之后,济南青年陶艺家汉方雕塑的新作《齐风鲁韵·和》也悄然出世。

首次欣赏这件作品就有一种亮眼振心、思旌神驰之感。《和》如一烛炬火此作品圆融的形态和动感的线条,通体热烈的中国红色彩,如同一烛东方“和合”文化的圣火,温暖身心,烛照天地,令人想起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于20世纪80年代在巴黎会议结束时所说的话语:“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从中也让人读出了齐鲁大地、礼仪之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迓朋好客、热情如火、文明如火、智慧如火。《和》似一帆征篷作品如同鼓满太平洋浩荡东风的巨大篷帆,象征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开放包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虚怀若谷、宽厚融合,走向世界、拥抱未来的博大胸怀,表达着“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南风之薰兮,可以解民之愠兮”,这其来有自的民本理念。

作品似乎在诠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齐鲁桑梓、山东半岛地处伟大祖国这艘巨轮的船头位置,中华“风正一帆悬”,九万里风篷正举。《和》像一尊圣哲作品像一位穿越数千年时空隧道,迎着新世纪朝阳温良恭俭、款缓走来的东方圣哲。看到他会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孔子、墨子、孟子、公输子、孙子等齐鲁大地孕育出的古圣先贤。而作品并不是具象到表现其中哪一位圣贤。但给人的感受确是如同听到孜孜行教的圣哲箴诫谆谆:“礼之用,和为贵”;
“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道至简,大美不言,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味必淡。《齐风鲁韵·和》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简洁素朴,甚至简约到作品的头部只用了混沌初开、生命之源的卵形来表现。诚如古人所说:“素朴,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于外而韵于中,简于形而美于心。
正是由于该作品外在的洗练简约和内涵深邃丰富,作为一座大型的城市雕塑,一定会在标志性建筑物和优美自然环境映衬下,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视觉感悟。同时,这种创新原点的简约,为今后适应该作品产业延伸所进行的功用转换、形态演化、光色变幻、材质选择等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