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3月8日电今天,“新中国美术经典——再现收租院大型雕塑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隆重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炎黄艺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提供学术支持,江苏中广置业集团公益赞助。世纪之展,经典重现。《收租院》继1966年首次进京之后,时隔45年再次在北京展现在世人面前。该展览3月9日至5月1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收租院》创作于1965年6月至10月,由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师生和四川民间艺人集体完成。

雕塑创作以解放前地主收租为题材进行构思,共塑造了7组群像,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和108件道具,以手卷式的叙事手法,栩栩如生的展示出解放前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艺术家们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技巧融合为一,创造出中国雕塑史上的鸿篇巨制,并产生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在1979年中国第四届文代会上,《收租院》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一起被誉为新中国建国以来两大优秀美术作品。炎黄艺术馆副馆长周旭君表示,开展对新中国美术经典的研究是炎黄艺术馆关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现代性研究线索中的重要课题,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再现艺术奇峰,营造讨论新中国经典美术的语境和氛围,并对《收租院》进行不同文化语境下价值意义的历史考察,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艺术观念的流变历程,为今天的中国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考和启示。

策展人郭小力介绍,炎黄艺术馆此次推出“新中国美术经典—再现收租院”展览,展品是四川美术学院1977年完成的玻璃钢镀铜组雕《收租院》,共有103件人物像和道具。该版本近些年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重要艺术展览,然而进京展出却是首次。本次展览配合雕塑作品将同时展出收租院历史照片、收租院记录片等珍贵的文献资料。

此外,为了满足不同层面艺术爱好者的需求,炎黄艺术馆在展览举行期间将举行“再现收租院——新中国美术经典研究”专题讲座活动。炎黄艺术馆每周举行一次学术讲座,预计共举行十场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对收租院及其代表的新中国美术经典进行深入阐释。作为炎黄艺术馆的捐助运营方,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表示,民生银行2007年捐助运营炎黄艺术馆以来,将艺术经典作品的展示作为艺术馆的责任和担当。

《收租院》经过四十五年的时间历程,已经脱离了单纯的政治含义,成为承载历史和艺术双重价值的时代经典。民生银行倾力推动此次展览的举行,希望通过对艺术经典的解读和认识,找到企业文化内在的因素和动力;更希望通过对艺术经典的展览传播,倡导一种景仰文化、敬仰艺术、崇拜经典、鼓励创造的社会风气。

在当下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氛围中,启动一场关于经典认识的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