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1月26日讯往往越是你每天都能看到的东西,人们越是容易忽略。就像滨海景区标志性雕塑“飞鱼”,它有啥门道?恐怕您也说不上来。昨天,记者调查采访中发现,因为修建时间久远,没有标识,问起这个雕塑的来龙去脉及含义,市民都有点发懵。11月23日,记者在滨海景区采访时,一位游客指着“飞鱼”雕塑询问:“这个雕塑是个啥意思?”虽然生活在港城很多年,但对经常看到的这座雕塑真没有多大的了解,“老烟台”是否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呢?

“不知道。”“像鱼。”采访中,不少热心市民纷纷驻足研究起来。“看那个雕塑的底座像两条鱼尾。三条鱼钻过一个圈,是不是‘鲤鱼跃龙门’的意思?”“哟,这个雕塑可有年头了,快20年了吧。看样子是三条鱼。”芝罘区的马大姨68岁了,对“飞鱼”边上的两座绿色铜质雕塑她还进行了“命名”:“那个是‘运动员’,那边是‘高科技’。”“没标识,不知道啥意思,有些遗憾。”这位来自广东的游客感叹道:“好的城市雕塑是艺术,不仅要造型美,还要让群众在欣赏雕塑的时候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这个雕塑叫《烟跃》,寓意‘港城飞跃’。昨天上午,记者邀请原烟台市雕塑办主任、“大海儿女”设计者,年近七旬的李福昌来到滨海景区,详细解析该雕塑的来历与寓意。据李老介绍,这座雕塑是1989年修建的,高18米,是由时任上海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章永浩教授设计。“这三条鱼学名叫燕鳐,百姓俗称为‘比如孔雀鱼、小虎皮、燕鱼之类的’,它尾部生有翅膀,能连续滑翔500米,因为它只在烟台的桑岛和崆峒岛两个海域产卵,其它地方没有,也能体现烟台特色,雕塑取其诣音,就叫做‘烟跃’。

”而市民认为是两条“鱼尾”的雕塑底座,李福昌也表示,雕塑的碑体意向是“锚”。“你看,弯起来的角加上斜斜的碑体,像不像船上用的锚?”对于“烟跃”周围的两座小型雕塑,李福昌进行了解释。“这三个是一组雕塑,像两个人在海里游泳的一组叫《拼搏进取》;一个女人举着一个金色球体的一组叫《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