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生长在民风淳朴的苗栗铜锣—九湖庄乡间,常跟随虔诚的父母接触民间寺庙活动。在庄严的仪典及庙埕的乡野氛围中,积累成童年记忆不可或缺的部份。所以身着一袭道袍长衫却又充满乡野生活情调的修行者,便是彳亍系列发想的原始形象。

由于临近三义及兄长从事木雕工作,得有许多机会长期亲近木雕艺术,之后并师承黄瑞元先生启蒙木雕生涯,复受教于马叔礼老师奠定文化美学的基础。在彳亍系列─心象行者中,人物的形塑以细笔刀工的写意线条,表现一种遗世独立的神貌性情。

形体衣袍则以阳刚的锯痕,在材料与造形的对话中依势而行,并以反覆多层次如素描笔触般的切磋式刀法完成木雕的实体空间造形。再用风化式处理技法将木质纹理与刀痕笔触交揉一体,呈现出时间与空间、材料与颜色彼此沁染后大而化之的多层质感,显露出混沌的元气氛围。

在艺术的道路上追寻生命原初之感动,彳亍系列的心象行者记录并满足我对人生童蒙式原始发想的实现。在持续探索与生命对话的过程中完成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