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点击关注“装个好房子”哦~每天为你带来装修干货、改造新灵感与美好生活故事探寻美好居住方式,我们值得更好的生活!能够证明90后已经长大的,不是花呗、不是996、不是各种内卷,而是各个城市的房企。《2020中国青年居住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过去三年,90后已经是购房主力,其中95后的比例更是大幅上升。

那群曾经叛逆地喊着“不想被房子套牢”的孩子们,大多已经把房子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和归宿。不管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是追寻自在、随性生活的自由职业者,都愿意为自己购置一套稳定的居所。在这些或大或小的房子里,他们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尤其是那些暂时蜗居在小户型中的年轻人,更是把家布置成了一个个“小户型之光”。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让小房子真正地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又能承载“不将就”的生活态度呢?看完下面三个小姐姐的家,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19小公寓白墙+木家具让超小户型明亮又温馨29岁的旅行作家,曾经也是个朝九晚五的打工人。但办公楼中的一个个格子间,无法安放她向往自由的灵魂,于是在存下1000万韩元后,她果断辞职,花了一年的时间,独自游历了30个国家、60座城市。环球旅行始于印度,止于纽约。由于5万块人民币的旅行预算并不充足,一路上为了省钱,她甚至还会搭车、睡机场和车站。好在一路上遇到的人都是友好而善良的,她不仅体验到了各个地区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还结识了不少好友。

整整一年的旅行经历,让她更加坚定地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父母坚决反对,他们希望女儿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顺顺利利结婚嫁人。于是带着旅行剩下的一点点钱离家出走,租住在一个男女混住的考试院中。考试院的房间只有9,没有明窗和独立厨卫,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就塞满了。

但她依然把这小小的空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一边写书一边在油管上更新考试院的日常:考试院并不是人生失败者的大本营。备考的学生、职场新人、户外劳动的人…这里反而聚集了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尽最大努力生活的人,我也在此集中精力,专攻梦想。播放量破90万渐渐地,她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大家都等着听她讲那些或心酸或励志或有趣的故事。随着粉丝和播放量的增高,她也成了一名专业的油管博主,甚至获得了相关机构的旅行补贴,也积累了不少的存款。

前些年,她为自己赚取了一个19的家,从考试院中搬了出去,旅行与生活终于可以兼顾了。19虽然依旧很小,却比曾经的6大了足足三倍。进门是个白色的小鞋柜,台面上摆了少量可爱的装饰物,营造出归家的仪式感。鞋柜对面就是迷你小厨房,柜体全部选择最简单的纯白,搭配木地板和原始房屋中留下的木门,也算清爽。鞋柜旁塞下了一个小小的单人沙发和边几,让普通的小开间也拥有了客厅功能。床尾处的衣柜连着书桌,桌子上方是窗,一抬头就能看到郁郁葱葱的枝叶。

虽然19在很多人眼里,是没法居住的极小蜗居,但对于来说,满屋的白家具和木地板温馨又清爽,书桌上方的窗让居所有了阳光与风,从前住在四步走到头的地方,现在能在地上四处走动,生活已经很美好了。38小一居用极简拯救逼仄小户型如果你只看家的照片,绝对想象不到,这是一套面积仅有38的小一居。

因为她家实在太利落、视觉上太通透了!进门是传统的狭窄玄关,四周墙面通体刷白,入户门也改成了白色,周围不设任何装饰物,清爽又简洁。走过玄关走廊,是一个长条形的横厅,左侧是客厅,右侧是厨房,两个区域之间的隔墙被打掉,连通成一个宽敞的公共区域。通铺的木地板、四面白墙、白色窗帘搭配简单的木质家具,空旷却不失温馨感。

客厅区域不设传统沙发+茶几+电视墙,一张长桌临窗摆放,既能当工作台又能用餐。不能打掉的小块承重墙两侧,分别是斗柜和白色收纳架,既实用,又能成为客厅与厨房的过渡。闲暇的周末,坐在窗前看看书、吃点零食,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厨房也是简单的白+木,就连橱柜、窗帘都用了纯白色,搭配银色五金件,极简又清爽。
角落位置,吊柜下、窗台上、台面上的厨房小物,和墙面贴的插画,为这个一尘不染的空间带来了烟火气。卧室更是简洁,只有一张床、一个既能当床头柜又能当书桌的长几,和一个储物用的木箱子。衣柜藏在进门位置,是嵌入式的壁柜,柜门关上后与墙体连接在一起,没有存在感,也不会让小空间显得局促狭窄。你看,其实让小户型住得舒适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像一样,用家具把房间都填满,也可以像一样,控制住物欲、将物品数量控制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即可,让家大量留白。
可是,如果住在不大不小的房子里,家具不算多,但杂七杂八的小东西很多,又该怎么“满而不乱”呢?拥有一身小麦色肌肤的爱马仕橱窗设计师金允河,就给出了很好的答案。爱马仕橱窗设计师的极繁69复古摩登,满而不乱从雕塑专业毕业后的允河,一直从事着橱窗设计的工作,那些国际顶级奢侈品牌的元素,在她的手里,变得生动精致又亲切可爱。
这些作品配色鲜活大胆,现代感十足,总是能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拍照。而她的家,也像这些橱窗设计作品一样,大胆、精致,又有些小热烈。69的空间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物件,她的父母去她的家看过之后,不断地吐槽:“年纪轻轻,怎么住得不干不净?”但对于允河来说,这些拥有各自故事的物品,都是难得的宝贝,只有全摆放在外面自己每天看着,才能觉得满心欢喜。但这里真的显得很满,沙发在最右侧,中间是两块叠放的地毯和圆形茶几,墙面、窗户、天花板上都摆满了可可爱爱的装饰。
虽然看上去东西多,但仔细观察,所有的摆设都和自然与复古相关,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让平平无奇的房子,一下子变得有了允河的灵魂。装修的时候资金不足,天花板上的灯饰是用捡来的花草制作的,艳丽的色彩让光秃秃的灯泡也显得风情万种。沙发对面也没有设置传统电视墙,留出墙面摆放大量书籍和绿植,很提气质。厨房内部,所有的老元素都被留了下来。与其说这里是厨房,不如说是各个时代、国家风格的碰撞,日历、灯具、玻璃杯、锅碗瓢盆把这里全部装满,但却意外的好看,如同一个复古博物馆,带着时光的味道。
其实允河是个物欲和整理欲都很强的人,她喜欢买来各种各样的东西,塞满自己的小家,但也喜欢随手整理,就算拿出再多小东西把玩,也要一一归位。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将住了7年越堆越满的家,依然维持着满而不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