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有记忆起,我家就养着水牛了,水牛也可以算作是家里的一员呢。水牛有着黝黑的皮肤,皮肤上有疏疏浅浅的牛毛长在浑厚的身躯上,弯弯的大牛角下长着两只灵活的耳朵,耳朵里长了密密的茸毛,扑闪耳朵的时候还蛮可爱,水牛还有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令人艳羡的长睫毛,再加上童叟无欺的憨厚小眼神,真是让人看了喜爱得不行,忍不住都想靠近它、摸摸它。爸爸是村里的犁田人,水牛就是我爸的工作搭档,它的工作就是在秋收后耕种前给村里犁田,其余时间它就留职待工、包吃包住,也是快乐得很。

水牛有自己的牛圈,平时就呆自己圈里,要么站着吃吃草,要么卧着吃吃草,要么睡觉觉,无聊了还可以看看隔壁猪圈里的八戒,听听八戒饭点前的高音嘶吼,日子也算有滋有味。天气好的时候,就会牵着水牛出去,曰“放牛”,水牛非常喜欢出去觅食,我也希望它能天天都出去,这样就不需要我给它割草了,毕竟每天两个大背篓的青草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割得回来的呢。放牛这个事儿呢,因牛而异。小牛犊蹦跶蹦跶的,跟个孩子似的,根本不好好吃饭,完全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激动到了一定程度还会来个无脑疯跑,一路上都听得到蹄子不规律地哐嘡哐嘡,它的放牛之旅就会比较刺激。
成年水牛就尽显稳重之态了,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吃草也是认认真真、有条不紊,长尾巴像钟摆一样悠闲地赶着牛蚊子,实在被叮咬得不行了,才用脚或头蹭一下痛处,一心一意只顾吃草,不一会儿就肚子涨滚起来了。水牛的食谱很广,鱼鳅串、鼻孔草、丝茅草、官司草、水花生这种野草类它都爱吃,貌似阔叶的草类它不太爱吃,地里的庄稼也是鲜有不爱的,玉米、水稻、花生、高粱啥的,带着它出去可要留意着点儿,一不小心它就把庄稼吃剩下个桩桩,少不了要给村邻道歉和补偿。
水牛吃草的样子也是可爱得很。它有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下巴还有短且浅密的干练小胡须,吃草的时候先用舌头连吸带卷把草拉进嘴来,再用有力的牙锉断草根,咀嚼的时候,它咧着嘴、龇着牙用心地“研磨”,小胡子随着下巴有韵律地晃,像极了人类吃甘蔗时吊儿郎当的样子。
但这只是它的粗加工过程,等水牛回到牛圈里,它还要再反复再嚼,有时睡觉前经过牛圈,还听得到它在暗夜里吧唧嘴,小时候总觉得它背着人偷偷吃好吃的了。夏天的时候,水牛超级喜欢玩水,我们那里也叫“牛滚水”。傍晚时分,爸爸农活儿也做得差不多了,就拿出了家里最长的尼龙绳子,一端接上牛绳,另一端系了个尖头钢筋,便于水牛在水库里游得欢畅。水牛这个时候都知道是去洗澡澡玩水了,开心得不得了,跑的飞快径直朝水库奔去。
走到水库边时,人和牛都放缓了脚步,爸爸找块石头将尖头钢筋砸进土里固定住,回头看水牛已经开始缓缓入水了,先是前脚探路,步步向前,水渐渐地没到了脖颈,淹到了它的小胡子,它伸长了脖子,半眯着眼,一副很享受的样子,憋着气儿慢慢潜水,水面上宽厚的牛背渐渐消失,就见得几个气泡串腾出来,在岸上看得我都要喘不过气的时候,它哗啦一下冒出牛头,牛角也变得光亮起来,还左右摆弄着头、甩着毛茸茸的耳朵,像是学美人出浴的李逵在那里搔首弄姿,看得我都笑出了声。
夏天因为牛蚊子太多了,水牛在水里蚊子就没有办法,并且还格外清凉,往往泡在水里很久都迟迟愿上岸。有时爸爸也迁就一下它,让它多待会儿,他自己也扑腾下水耍一下,我看着也馋的,也要爸爸带我下水玩,他拗不过我,托着我下水,教我怎么划怎么踢,甚是耐心,我的狗刨就是在水库里学会的,现在还是大家的笑柄呢。
爸爸有时会游到水牛旁,帮它擦洗牛身上的污垢,水牛倒也乖巧,毫不闹腾,等上岸时,那可就是另一番模样了,锃亮的蹄子光鉴照人,干净的皮肤黝黑发亮,连小胡子也洗刷得整齐分明,举首投足间是活力十足,路过的村民都为之侧目。当然,水牛做起工来是非常辛苦的,村里百亩良田,爸爸跟水牛是早出晚归,一步一脚印,一人一牛耕之,个中劳累可想而知。爸爸年岁渐长,村里亦自有机械耕田机,水牛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了,牛圈多年空空如也。
然而我常常想起我家养牛的日子,想起那些年在我家的水牛,各有特色,爱干净的喜欢把蹄子舔的跟镜子似的,脾气倔的发起牛劲来是一家人都拉不动,性格温厚的呢则是孩子的最爱,哥哥会带上我爬上厚实的牛背,水牛驮着我们转悠着吃草,我们在背上帮它驱赶蚊虫。
前阵时间去商场闲逛,没曾想在商场顶楼的一个地方闻到了时有时无的像牛圈的气味,想来自己可能是出现了幻觉,结果走进去看竟然是小型马场,好些孩子骑在马背上开心地尖叫,“哼,坐牛背上比这个好玩儿多了呢”,我心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