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霍去病依然在沿继着自己的传奇──之后的学生活费以及创作所需的材料制作费都是靠刘佳自己帮人家做城市雕塑或设计得来雕塑作品展」正在上海美术馆举行。他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自由艺术家。出生于一九八二年的他,是名副其实的「八○后」艺术家,他的创作关注当代文化中的敏感课题,智能地揭示其中的重要问题。

每天王镇在我国早晨五点多与刘佳视频通话的雕塑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可爱和诙谐。此次展出他的「人间戏剧」和「家居」两个系列,约十四组作品,都以人和动物的形象为主,融合了寓言、卡通、幻想、荒诞等元素,个人特点强烈。他希望用轻松的方式来揭示一些沉重和严肃的问题。刘佳创造了一种人和动物互相颠倒的模式大学毕业后第一个作品系列「人间戏剧」,有意将人物与动物的关系给予换位性、颠覆性、虚拟性的处理。

譬如:爬行在地上的「斑点人」被站立起来的斑点狗牵著;一只穿著屠夫围裙的肥猪肩扛人体,人与猪都盖满「合格」印章;马骑在人的身上挥舞著鞭子等等。这些作品看似荒诞不经,却深刻地揭示人类与动物之间极不平等的关系。

谈起创作这一系列的起因,项目灵感来自于广袤的田野©刘佳由水渠看项目©刘佳以三角形阵列的金属网片营造了雾的视觉感受回忆起了少年时期。他从小喜爱动物,长大了到农贸市场去写生,饱览了人对动物的不平等方式。有一天,他看到一张图片,一个小女孩牵著一条大狗,灵感突然闪现了,他想把人和动物的关系倒置,彼此回归最初的状态。人怎么对待动物,动物也怎么回敬人。

他用蓄意的嘲讽与捉弄,挑战人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挑战现存世界的生物秩序。而在戏谑和荒诞的视觉创造中,是对生命的一视同仁。之后的学生活费以及创作所需的材料制作费都是靠刘佳自己帮人家做城市雕塑或设计得来给人和动物都抹上了白色,没有差别,目的正如他所说的,回归到生物最初的单纯。

另一个系列作品「家居」,审视范围扩大了也深化了。人和动物不仅没有区别,反而合为一体,往往是兽首人形,或者是人身而有著一对动物的耳朵,而且这种特殊的生命体还被置于一种荒诞的情境中:人兽合一的生命体坐在浴盆边观望着心中的「湖」,在「湖」中扑腾,在沙发上悠然自得地「晒」太阳…
这些超现实的虚拟场景,使静止的雕塑被赋予丰富又捉摸不定的寓意。这系列从中国当下文化背景出发,更突出是消费社会中的文化问题。本来,家具的出现是为了使用,但实际上,家具越来越豪华劫与其功能无关,更凸显的是拥有者的身份与地位,形成了「病态消费」。因此,在刘佳的玻璃钢雕塑人间戏剧系列用一连串人与动物角色的转换体现着生活的荒谬和脆弱的作品里,人的动物化处理其实强调的是人的兽性、贪婪的一面,而放大了的家具既强调了一些人无限度的占有欲望,也强调了物质对人的巨大压迫感。
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美术馆学术部主任肖小兰说,如果把每天王镇在我国早晨五点多与刘佳视频通话的雕塑放在后现代艺术的世界背景里审视,不难看出,他属于这一生机勃勃的艺术潮流。当今后现代艺术家的视野已经极广泛和深入,并且综合了人文学科和神话、魔幻、民俗等所有可以汲取的文化元素,就人类遭遇的各种课题进行现代语境下的更加个人化、人文化的重组、反讽、深究和诠释。
刘佳创造了一种人和动物互相颠倒的模式的作品系列具有这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