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马的铸造和雕塑艺术

发布时间:

当前位置:央美园林雕塑 > 技术资讯 > 铜马的铸造和雕塑艺术

铜马的铸造和雕塑艺术

秦陵铜车马一组两乘,每乘车由4马驾挽。中间的两匹马驾辕,称作服马;两边的两匹马用靷绳拉车,称作骖马。驾挽马车的两服两骖站位平齐,但在实际生活中,两旁的骖马由于没有车辕车衡的制约,拉车时往往会身体向外侧略微散开,这种现象被称作“雁行”。《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吟唱道:“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铜车马中两匹骖马的头分别侧向左右,应当是“雁行”的写照。两乘车共八匹马,整体为青铜铸造,马的基本造型和尺寸大体相同,具体数据为:通耳高90—92.3厘米,鬐胛高65.4—66.8厘米、通尾长约109—114.8厘米,最轻的是二号车的右骖马,重177千克,最重的是二号车的左服。相关标签:凤凰铸造

上一篇:奔向鸽子窝秦皇岛纪行之一
下一篇:新闻8点见丨冬奥公园《雪孩子》雕塑师刘洋:用雕塑连接世界

秦陵铜车马一组两乘,每乘车由4马驾挽。中间的两匹马驾辕,称作服马;两边的两匹马用靷绳拉车,称作骖马。驾挽马车的两服两骖站位平齐,但在实际生活中,两旁的骖马由于没有车辕车衡的制约,拉车时往往会身体向外侧略微散开,这种现象被称作“雁行”。

纯铜铸造袋鼠雕塑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吟唱道:“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铜车马中两匹骖马的头分别侧向左右,应当是“雁行”的写照。两乘车共八匹马,整体为青铜铸造,马的基本造型和尺寸大体相同,具体数据为:通耳高90—92.3厘米,鬐胛高65.4—66.8厘米、通尾长约109—114.8厘米,最轻的是二号车的右骖马,重177千克,最重的是二号车的左服马,重212.97千克。有些人初次看到驾车的铜马时,感觉铜马的体型很小,不像是真马的二分之一,原因是审视铜马的大小时没有用立体放大的概念去考量。

纯铜铸造马儿雕塑

其实,如果我们将铜马的各项数据放大一倍,复原后的马匹将会是通高约180厘米、体长约220厘米的高头大马。铜马采用合范法铸造,外范在铸造完成后被去掉,内范则被包在铜质的体腔中。因此,就青铜而言,铜马是空心。铜马并不是一次性铸造而成,而是采用了接铸工艺。马的四肢、尾巴和耳朵是提前单独铸造,在接下来制作马体的外范时,将它们嵌在范型内,与马的躯干接铸一起。

黄铜天鹅雕塑-纯铜铸造喷水天鹅喷泉雕塑

八匹铜马出土时均有破损,马腿大多数折断,从折断的断口处可以看到内部的泥质范芯。泥范的泥质很细,含有细小砂粒、母碎屑、植物纤维和谷壳等杂物,目的是增强铸造的透气性能。其中大腿以下的范芯中多数有用作芯骨的铜条,大腿和大腿根与体腔的结合部均有用来增强范芯结构的铜支钉。

在躯干与四腿的接铸处的范芯中均插有瓦片,有些插入的瓦片排成“工”字形结构。在范芯内使用铜芯骨、铜支钉及插入瓦片,目的是增强范芯的强度。在断折的马腿中,凡是从中间断折的,茬口均不平整;凡是从腿的根部断折的,其断茬则比较平整,并可在断口处看到铜液流块封堵。在马体外表还发现有许多小的补丁,说明铸造时马体表面出现有一些分散缩孔、气孔夹渣等缺陷,后期整修时做了填补。马体表面打磨光滑平整后,再将铜马通体涂绘白色,背上中脊部分有条较粗的墨色黑线,双耳的内侧、鼻孔、舌面涂粉红色。

从雕塑艺术角度看,铜马均为站立形态,四蹄伫立,举颈昂首,剪鬃绾尾,胸肌隆起,膘肥健壮。服马正立举头,目视前方;骖马的脖颈分别向左右扭动,马尾则随之略摆向相反方向,给人以摆首奋尾、跃跃欲动的感觉。额部较宽,脸颊棱角分明,两耳耸立,鼻歙口张,双目隆突如悬铃,显得异常神骏、机警;两肩胛高起,脊部宽博微凹,四腿关节分明。臀部浑圆,汗沟深邃。

马口内塑出六颗牙齿,表明马的年龄正处于青壮年时期。鬃毛修剪整齐,剪过的立鬃断茬根根可见;立鬃的中部还剪出耸立的鬃花,方形的鬃花与立鬃之间层次分明。除右骖马外,其余三匹铜马的额头上都梳有一朵“人”字形鬃花;服马还留有披鬃,下垂的披鬃丝丝如缕。

铜马各部位的比例适宜,解剖关系准确,细节刻画清晰,雕塑技法熟练,是比较成功的作品。铜车马以高度的写实风格,把骏马的体态、风采、神情等特点完美、生动、惟妙惟肖地体现了出来,达到了“静中寓动”“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让我们看到了秦代工匠高超的铸造技艺。

铜马的铸造和雕塑艺术.相关作品

 

铜马的铸造和雕塑艺术.相关文章

 

×
不论您是雕塑这个行业还是对我们,或者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的疑虑,您都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必将尽心尽力为您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电话咨询
135-8216-165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